股票配资精选 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大,怎么看、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4-07-21 13:56    点击次数:201

  近年以来,老年照护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作为支撑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养老护理人才肩负着我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养老护理人员缺乏在日本等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已有体现。研究显示股票配资精选,我国预计在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护理人员的高需求与弱供给所带来的挑战持续加大。如何破解养老护理人员供需难以匹配的难题,化解养老社会焦虑?人民网研究院就此进行了调研并发布《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大,怎么看、怎么办?——人民网研究院关于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到底有多大、养老护理人员供给不足的原因何在、如何多渠道提升养老护理人员供给水平和职业吸引力等角度进行分析。

  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到底有多大?

  依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2021年提供的数据,我国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约有4500万人,持证的养老护理员只有50万人。即使在考虑家庭照护资源后,仍有巨大的护理人员缺口。

  现有的养老护理服务提供者中,既有来自家政行业的保姆、医疗机构的护工等,也有专门的“养老护理员”。2019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民政部、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分别制定或修订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健康照护师和医疗护理员等职业标准,这些职业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养老护理服务有交集。

  近年来受家庭规模变化、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变迁等多种因素影响,来自家庭的传统照护力量有所弱化,对护理人员的社会化、市场化供给需求逐渐增长,特别是失能、高龄、空巢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更为迫切。调研中,多家养老机构和劳务公司均向研究员反馈了养老护理人员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居民的养老护理需求更趋专业化、个性化,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这对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养老护理人员存在年龄大、学历低、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匹配需求。

  养老护理人员供给不足的原因何在?

  养老护理行业的特征,导致吸引更多人入行面临重重困难。在与相关服务人员的访谈中,“伺候人”“脏活儿累活儿”“端屎端尿”等说法是高频词。护理员不仅要能处理且适应极具挑战的工作场景,更要在心理上战胜来自传统观念的歧视。总体而言,劳动强度大、沟通难度高、工作条件和待遇不理想、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社会偏见和职业认同感低等因素,使得养老护理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导致从业人员数量少且流动性高,年龄大、学历低、专业技能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如何多渠道提升养老护理人员供给水平?

  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报告》提出“开源”和“赋能”两个思路。“开源”指聚焦重点群体。一是更好发挥劳务输出基地作用。通过发展区域劳务协作机制实现不同地区养老护理人力资源有效调配,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重点群体转移就业和稳定增收,也能解决失能老人家庭的燃眉之急。如山西省“吕梁山护工”劳务品牌已探索出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职业标准化和就业保障体系,劳务输出范围覆盖北京、天津、山东、广东等十余省份。

  二是更好吸引相关专业毕业生。多地发布了相关奖励政策,如根据工作年限分批次给予数万元的补贴,或在办理落户时获得条件倾斜。不过,调研中有部分机构反馈,一些城市的补贴在实践中没有落实到位,申请后“没有下文”,需要予以关注。

  三是更好发挥低龄活力老人余热。业内人士建议,引导以六〇后为代表的活力老人群体发挥作用。他们退休后有充裕的时间,身体状况良好,且对所居住的小区、街道熟门熟路,容易获得邻居们的信任,开展工作有天然优势。如何更好发挥有意愿的低龄活力老人的作用,还需要一定的制度引导,保障他们工作中的相关权益。

  四是更好依托志愿服务等其他补充方式。近期印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聚焦百姓民生,积极组织扶弱助残、扶老爱幼等志愿服务。做好结对服务,以“一老一小”等群体为重点,采取个性化定制方式提供服务。实践中,部分地区探索“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赋能”指用好数字化、智能化手段。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带来多种可能性。如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未来可以通过人与机器合作的方式更高效提供服务。智能穿戴等面向老年人各种活动场景的监测提醒设施设备,也能够助力护理员提高工作效率。总体来看,智慧养老是老年人照护问题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如何提升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用人单位要切实保障养老服务人员工资待遇,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提升养老服务岗位吸引力。

  具体而言,《报告》建议,一是要规范用工,提升行业薪酬福利水平。既要提供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也要针对当前许多服务居家老人的护工、保姆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其健全社会保障。二是进一步打造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职业发展路径。除了薪酬水平,稳定的职业发展空间、清晰的职业成长通道也为求职者所看重。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化、专业化,才能引领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全社会协同提升养老护理职业认可度。应利用媒体等传播资源做好养老护理员职业推广,通过阐释技术含量和奉献精神等,提高社会对其职业价值的认同。此外,开展雇主教育,优化一些家庭、特别是老年人的消费认知,对提升一线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幸福感非常重要。

  政府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在发展养老护理服务的制度供给方面,国家层面尚没有为养老服务专门立法,此外,促进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政策统筹有待加强,护理服务政策引导方向需不断优化。

  为解决各部门管理职能较为分散等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健全养老护理人员培养促进工作机制,成立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相关领导机构,统筹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和商务管理等相关职能,谋划重大创新举措,部署重点项目,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另外,应加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制度设计。此前我国的养老服务制度设计集中于建设老年服务机构。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应更聚焦于如何满足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呼吁,在顶层设计上需要构建一个提供养老服务的社会系统,特别是打造一个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第三方平台,形成以平台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既要把握好银发经济的产业发展机遇股票配资精选,更要解决好广大群众的基本民生需求。通过政策创新和全社会协同努力,养老护理人才供需错位的沟壑终将弥合。(董晋之)